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国际母语日:以多元抗衡單元




Also reported in Malaysiakini and Oriental Press

梹城民主行动黨阿依淡州议員黄汉伟于国际母语日献辞
国际母语日:以多元抗衡單元
--------------------------------------------------
自2000年开始,联合国文教科組织 (UNESCO) 定下每年2月21日为国际母语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 (Hari Bahasa Ibunda Sedunia) 至今已经庆祝了十四年,在世界各地与合作伙伴举办活动,讲座,音乐会,研讨会等。

今年的国际母语日主題为“当地语言促进世界公民意识:聚焦科学” (Local Language for global citizenship: Spotlight on Science".

在庆祝国际母语日当儿,我们有必要重新認同母語的应用,接受母语教育是普世的人权,是受到国际社会的認同。懂得和会讲多种语言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我们这个世界丰富的文化互动。

我認为马來西亚的语文政策必须注重促进语言的多样性及促进母语的持续发展。

马來西亚独立后六十年代,国家教育政策的改变下,母语教育受到沖擊。英校改制变成了以国语教学为主。华文中学也面臨了抉择而形成今天全国60间独中及78所国民型中学的局面。

政府在60年代劝说华文中学改制时期,开出的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允许这些学校三分之一上课时间使用华文教学。在梹城10 所国民型中学中,各校的每周华文节数至少有6节。但在东海岸及东马的改制国民型中学却底線不保,一些当年的华文中学现在每週只剩3节华文,也实質上面对华文师資的问题。

全国60所独立中学經过了数十年的风雨,华社继续的鼎力支持,有的越办越好,有的也面对諸多挑战。

在全国1294所华小当中,西马半島有356所学生少过150人。其中14所华小学生人数少于10人,面临关闭的危机。

教育大蓝图还是有走單一源流目标的影子。

在国际母语日的当儿,这些母语教育的实况令人担忧。

民联梹州政府自2008年上台后,推动了一系列对母语教育友善的政策。其中过去6年制度化拨款拨出总额马币六千万予州内华小,淡米尔小学,国民型中学,华文独中,教会学校,宗教学校,以实际行动提昇学校基本设施,打造更好的母语教育大环境。民联也拨出土地协助多间华小淡小遷校。

同样的,民联梹州政府也在乔治市世界遺產区掛上了多語文路牌,以标示对于多元语文,多元文化的实质支持。

梹州政府也上书中央政府申请设立淡米尔文中学,以使到淡小学生可以持续学母语。但上述申请还没有結果。

在今天国际上庆祝国际母語日当儿,我们必须持续呼唤中央教育政策的改变,以使到母语教育在马來西亚这多元文化的土地上扎根及持续成长。


1 comment:

Malaysia Esperanto Studies Group said...

什么语文是保护母语的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54年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建议。请问,贵党什么时候要在党内开办教授世界语 Esperanto ?

http://www.lingvo.org/un